一键通话 在线服务
联系电话: 400-6591900
标题

中医可以治疗慢性肾衰竭吗?

编辑:创始人 时间:2023-12-28 11:18:23

  慢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不同原因而造成肾脏功能的减退,当肾脏不能代偿时,很多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,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,给机体带来一系列的不良症状,这时叫慢性肾衰竭。严重的称尿毒症,需要血透、腹透或肾移植。

  导致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很多,我国主要原因是慢性肾炎,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,城市人群中糖尿病肾病、高血压已居前两位。

  中医谈慢性肾衰竭

  在传统医学上,虽然历代古籍并无“慢性肾衰竭”或“慢性肾脏病”一词,但该病在古代医籍中可归属于“关格”“癃闭”“水肿”“溺毒”“肾劳”等范畴。现代中医学将其统称为慢性肾衰病,指因肾脏疾病日久、病情迁延所致肾气渐衰,气化失司,开阖失常,湿浊、溺毒不得下泄,以少尿甚或无尿,或以精神萎靡,面色无华,恶心纳差,肢体浮肿为主要症见的一类病证。

  2

  慢性肾衰竭容易察觉吗

  慢性肾衰竭的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,所以说肾病是隐蔽的杀手。部分患者只有乏力,腰酸,夜尿增多等不适的症状。

  进入慢性肾脏病3期4期之后,各种并发症会相继出现。常见的就是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,患者可表现为,食欲不振,呕吐,乏力加重,间断出现的水肿。同时还会出现肾性骨病,高血压,肾性贫血以及心功能衰竭。

  3

  中医治疗

  中医学认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起居调摄需顺应四时,饮食有节,劳逸适度,情志调畅。

 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的思路及原则:

  ㈠ 治未病

  “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。”重视慢性肾衰竭的早期防治。未病先防,预防肾衰发生;既病防变,防治终末期肾衰竭及并发症发生。强调运用“益气活血”法防治慢性肾脏病及慢性肾衰竭进展。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及证候调查研究,认为慢性肾脏病的中医病因病机,气虚血瘀证占很大比例,多因气虚而发病,因血瘀致病情迁延不yu,因而确立“益气活血”法。我院研制的具有益气活血作用的中药复方“三芪口服液”(黄芪、三七等)治疗慢性肾脏病,防治肾硬化,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。

  ㈡ 治病求本

  人身中气如轴,四维如轮,轴运轮行,轮运轴灵,调理脾胃就是运轴以行轮,就是固本,只有益助后天,才能培先天。脾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;肾为先天之本,主藏精。二者为五脏之根本,生理上相互资助、相互促进,病理上亦相互影响。肾虚则气化不利。脾虚则转输失调,运化失常,机体易受外邪侵袭、又易致内生之邪,变证丛生,故而调补脾肾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重要环节。

  ㈢ 用药平淡和缓

  慢性肾衰竭病程长,病人多正气内虚,用药一定要顾护正气,治疗用药当平淡和缓,适时守方,坚持用药,慢病缓治。治疗不可急求其功,否则欲速则不达,要考虑药物的长期使用。组方细心,一般常选用药性平和的药物,药味精简,因而病人的依从性较高。

  ㈣ 分期论治

  非透析期:均可选用中医治疗为主,在此阶段可以中医治疗为主,西医治疗为辅。中医治疗方法大多采用益气健脾补肾、活血化瘀蠲毒药物。

  血液透析期: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如果无明显的严重并发症如高钾血症、严重酸中毒、急性心力衰竭等,仍然可以采用中医保守治疗。如果出现上述并发症,除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外,仍然可采用汤剂、中成药和中药注射液、灌肠等改善症状,改善营养状态及贫血等,即西医治疗为主,中医药治疗为辅,有助于提高血液透析的疗效,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
 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肾病医生提醒:患者要在发现病症后及时的到医院进行诊治,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,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,让自己更好的控制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