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键通话 在线服务
联系电话: 400-6591900
标题

一项“新秀”检查-开启膜性肾病治疗新

编辑:未知 时间:2021-03-13 09:28:45

肾病综合征是很常见的一类肾病,占到了原发性肾病的约1/3。这类肾病的尿蛋白很高(3.5g以上),必须住,而肾综病情的前提是详细诊断、查明病理。

怎样才能明确病理?要做肾穿刺吗?

肾穿刺毕竟是一种有创检查,且费用较高,并非项,到不得已时再用。

儿童肾综90%以上是微小病变肾病,通常无须肾穿刺,按照微小病变肾病治疗。但成人的肾综就不一定了,多种肾病都有可能。

这个时候很考验检验科的设备和检验人员的技术,是否具有看出病理真相的火眼金睛。今天要介绍的,就是一个近年来非常耀眼的新秀检验项目:

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

抽血检验,用于诊断膜性肾病。

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肾病类型,由环境污染、营养过剩、紊乱等因素所致,是典型的现代病,发病不断升高。在我国的某些省份,膜性肾病已成为人数多的新发肾病。

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呈阳性的患者,有90%以上的可能是膜性肾病。再结合患者的临床指标和症状表现,通常可以确诊,从而不必进行肾穿刺活检。

另外,除了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定性可以进行病种诊断外,在膜性肾病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,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滴度也发挥着先锋作用。

1.更加灵敏

膜性肾病很有定力,病情的改善比其它多数肾病更慢。在治疗初期,尿蛋白下降幅度很小,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没太大意义。

这时,可以检查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滴度,很灵敏,可取代传统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。

2.预测尿蛋白的走势

在治疗过程中,如果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滴度出现好转,那么一段时间后尿蛋白就会降下来,早于尿蛋白和水肿3~6个月。

目前肾内医生们已经达成了共识: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滴度下降,则提示病情好转,即便此时尿蛋白还没有出现下降。

有一部分膜性肾病非常顽固,长期用激素和抑制剂也不会好转,应尽早停药。但是,如何判断患者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会好转?可以参考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滴度,滴度无好转则预示接下来的治果不理想,应尽快改变治疗方案。

3.评价治果

在治疗结束时,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滴度可以评价治果。比如滴度从1:640,降到1:320、1:160、1:80,表示病情好转。

4.预测肾病复发

在尿蛋白、临床后,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有提醒复发的作用。如果滴度上升,提示膜性肾病即将复发。

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既是诊断工具,也是评价病情的标准,各项相关研究的开展如火如荼,正在开启膜性肾病治疗的新。